五大导师

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谥忠悫。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少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涉广览,十五岁中秀才。1898年,入罗振玉所办东文学社,学习日文、英文、数理等,开始系统涉入西方文化。1900年,赴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次年因病回国。此后大量编译、引介西方思想,对康德、尼采、叔本华哲学颇有所得,在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也均有开拓,同时探讨中国古典学术,开启了“兼通世界之学术”的“独学”阶段,撰写了《红楼梦评论》等多篇哲学、美学论文,自编为《静庵文集》,于1905年出版。后随罗振玉入京师,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等职,引介西方文学名著,研究文学、美学,撰写了著名的《人间词话》。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侨居日本,研究方向转向经史、小学,在历代古器物、甲骨钟鼎、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以及殷周秦汉古史考释等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还撰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史研究专著《宋元戏曲考》。1916年回国,在上海为英籍犹太人哈同编撰《学术杂志》,并兼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1922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代表作《观堂集林》问世。应清逊帝溥仪之召,北上任“南书房行走”。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1925年,应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研究重点转为蒙古史和西北地理。他开设的普通演讲有《古史新证》、《说文练习》、《尚书》、《古金文字》、《仪礼》,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经学、小学、上古史、金石学、中国文学。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1929年,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由梁思成设计,马衡篆额,林志钧书丹,陈寅恪撰文,铭曰:“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有哀时客、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等。1873年2月23日,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十六岁中举。后接触西学,并拜入康有为门下,学问为之一变。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梁启超追随其左右,执笔《万国公报》、《时务报》,师生齐名,并称“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办《清议报》,主张“斥后保皇”。后创《新民丛报》,以昌明文化、唤醒民众为己任,探索新体小说,提倡“诗界革命”,政治上推崇改良,宣传立宪。辛亥革命后回国,维护袁世凯统治,领导进步党与国民党相对抗,并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复辟,与蔡锷同组护国军讨袁,创“研究系”探讨民主宪政。此后还参与了讨伐张勋复辟的活动,并入段祺瑞内阁,任财政总长。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梁启超退出政坛。1918-1919年游历欧洲,思想再次发生重大转变,遂全力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其研究涉猎广泛,在史学、哲学、文学、法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1929年1月19日因病去世,终年59岁。梁启超笔力强劲,著述宏丰,留下的诸种资料多达两千多万字,最早的结集始于1903年的《饮冰室文集》,最新的《梁启超全集》由汤志钧、汤泽仁编纂,已于2018年出版。梁启超与清华渊源甚深,其三子都曾就读于清华学校,他本人也常到清华演讲、兼课。1925年,应吴宓邀请,聘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执教三年有余。此间虽体衰多病,但确是其一生用力最专、治学最勤的时期。他开设的普通演讲有《中国通史》、《儒家哲学》、《读书示例——荀子》、《历史研究法》、《从历史到现实问题》等,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史学研究法、东西交通史。

陈寅恪

陈寅恪,字鹤寿,祖籍江西修水,1890年7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官拜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为清末进士、诗文名家。受家学熏陶,陈寅恪自幼即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并接受了现代教育,眼界扩及东洋、西洋。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因足疾回国,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等校求学,但没有考取任何文凭。1925年回国,应清华之聘,担任国学院导师。他开设的普通演讲有《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梵文< 金刚经>之研究》、《梵文文法》、《唯识二十论校读》等,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外族有关系者之研究,摩尼教经典与回纥译文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满洲之书籍碑志与历史有关系者之研究。国学院停办后,出任清华中文、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主任、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中国史教授。赴英未果,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后又在广西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1945年,患眼疾,双目几近失明。1946年,再次任教于清华大学。1948年起,任教于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遂移教中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残酷折磨,于1969年10月7日去世。陈寅恪通晓十几种语言,如日语、英语、法语、德语、满语、藏语、蒙古语、波斯语、突厥语、拉丁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梵文、巴利文,西夏文等,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敦煌学,古文字、佛教经典等,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蒙古源流注》、《柳如是别传》、《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赵元任

赵元任,字宜仲,祖籍江苏常州(今武进),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1892年11月3日,出生于天津。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学习英语、德语、音乐。1910年,考取清华学堂的前身——游美学务处招考的庚款第二批游美官费生,当年入读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191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15年,发起“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向国内介绍世界各国科学的新成果、新学说,同年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修读哲学,选修音乐。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后旅行奖学金,到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游学。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学讲师。1920年回国,在清华学校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教师。期间,罗素来华讲学,赵元任随行翻译。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担任哈佛大学哲学系、中文系讲师。1924年,升任哈佛大学中文系教授,后赴欧洲研究语言学。1925年,受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开设的普通演讲有《方言学》、《普通语言学》、《音韵练习》,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乐谱乐调,中国现代方言。1939年起,历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哈佛燕京学社《汉英大辞典》编辑、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学系中国语言讲师、美国海外语言特训班中文主任。1945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密歇根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1947年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至1982年2月25日病逝。赵元任博学多才,通晓多种外语,掌握33种汉语方言,撰写了《现代吴语的研究》、《国语新诗韵》、《中国语字典》、《粤语入门》、《中国语语法之研究》、《中国话的文法》等中英文著作,录制了大量语言唱片,并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西洋镜歌》、《老天爷》等乐曲。

李济

李济,字受之,又字济之,1896年7月12日出生于湖北钟祥郢中镇。1911年,考入清华学校,1918年毕业,赴美留学,入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1920年,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1923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获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南开大学人文学、社会学教授,开始从事田野考古。1925年,加入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弗利尔艺术馆中国考古发掘队。1925年,受聘为清华国学院人类学讲师,开设普通演讲《人文学》、《普通人类学》、《人体测验》、《考古学》,专题指导的学科为中国人种考。1926年,发掘河东道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中国考古学史上首次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1929年初,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此后十年,主持发掘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将中国有实证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并塑造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的雏形,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后迁居台湾。1949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任系主任。1955-1972年,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79年8月1日,病逝于台北。主要著作有《新郑的骨》、《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