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第三十七辑 目录及卷首语

主编:刘东

执行编辑:何恬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12


目录

卷首语 001

论文

查尔斯ž泰勒/世俗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 (005)

苏源熙/启蒙与本质主义的诘难:平等、交互性、透明性 (022)

刘东/风火轮般的历史悖论——作为美育家的蔡元培 (044)

冯兆基/勉为其难的大使:1938-1942年胡适在华盛顿的外交工作 (095)

程章灿/礼物:汉代石刻与社会网络 (121)

陈爽/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的复原研究 (160)

林悟殊/清代理浦“灵源教”之“夷数和佛”崇拜 (191)

顾涛/论射以观德的礼义生成 (227)

评论

颜铨颖/以元为体,以阴阳为用:从体用论看康有为的哲学 (251)

讲坛

史书美/“美国华语文学” (276)

书评

罗伯特ž沃迪:《亚里士多德在中国:语言、范畴和翻译》/韩小强 (288)

聂敏里:《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9)》/吕纯山 (300)

理查德ž彼得森:《创造乡村音乐:编织本真性》/卢文超 (307)

雷蒙德ž穆兰:《艺术家、艺术机制与艺术市场》/何蒨 (316)

薛凤:《工开万物:十七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边和 (321)

韩嵩:《中医的“说疫”:晚期帝国的疾病及其地理想象》/孙静 (329)

普拉桑南ž帕塔萨拉蒂:《为什么欧洲变富而亚洲却没有:16001850年间的全球经济大分流》/史志强 (333)

方克:《意外之财:蓬勃发展中的优选变暖业》/何无梦 (338)

檀上宽:《明代海禁:朝贡体系与华夷秩序》/伍跃 (344)

马世嘉:《从边疆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问题与清代中国的地缘政治转变》/袁剑 (356)


卷首语

繁忙的学期终于又结束了!虽说按照常年的积习,接下来的这个所谓“假期”,也不过是换个地方来继续忙碌,但我还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可以利用这段更自主的时间,来偿还那些拖欠已久的文债了,——而首先就是这篇等着发稿的卷首语。

论文栏第一组,针对着当代政治学的热点问题。查尔斯·泰勒针对学界近来的热门话题,沿着他广为人知的思路,区分了涵义不同的两种“世俗主义”,其一是在限制宗教的意义上,其二的意义则更为宽泛。作者认为,在现代西方民主社会中,不应再以限制宗教作为世俗主义的着眼点,而应把自由、平等、博爱当作它的目标。进而,作者又讨论了世俗主义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认为一种良好的世俗主义,应当尊重文化上的、以及人类追寻目标的多元性,以便既基于重叠的共识来建立公民哲学,又基于这种哲学来建立新的国家认同,从而为国家找到新的合法性基础。苏源熙从另一个侧面指出,“启蒙”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价值,它允许多元的价值在开放的空间里以交互的方式来展现各自之短长;缘此,它原本就是带有自我批判性的,并不是基于误解而被批判的“普世性”。当然在另一方面,当后现代学者批评启蒙的“本质主义”时,他们自己也犯了本质主义的错误,未能看到“启蒙”的多样性和动态特征,以及一些重要的启蒙文本所表现出的个别性和交互性。作者认为,真正的启蒙主体其实是由特殊的关系构成,它在透明的交互性中走向普世的结果,而启蒙的主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基于同他者的特定关系而表现为建构性的主体。

论文栏第二组,论述了现代中国的两位著名人物。刘东经由长篇的分析指出,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实则是利用了某些当年被认定为“先进”的西学话语,来反过来支持儒学自身的人生解决方案,故而本质上乃是针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既隐晦曲折又旗帜鲜明的捍卫,是敢于至少去对另一些格格不入的西方话语——特别是宗教话语——大胆“说不”的理性选择。由此一来,如果单就“美育”特别是“美术”的领域而论,就由于蔡元培的热心与宽厚,也由于他所建造的学术体制的弹性,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局部的争鸣与繁荣。只可惜,如果他的这 种“兼容并包”曾在现代中国的美术学院催生出了文化繁荣,那么,它又在现代中国的综合性的领军大学里,催生出了根本容不下任何异端的激进主义,从而终究碾轧了这种作为例外的视觉艺术的繁荣。冯兆基要基于外交的档案来分析,对于抗战期间作为驻美大使的胡适,为什么美国人会充满了赞誉,认为他既能顾及美国人的立场,又能让他们了解到中国抗战的意义;而中国人则对他充满了失望,认为他并未替祖国带来足够的外援。作者则以平衡的笔触描绘出,一方面,胡适还是应当受到赞誉的,因为他有良好的本质,为人廉洁、诚实、真挚;但另一方面,胡适又是一个勉为其难的、不大称职和不够负责的大使。作为一个在美国受教育的自由派人士,他的优点到了这个岗位上便变成了缺点。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美份子,而不是热切的民族主义者,因而他所不经意做出的那些妥协,就削弱了他争取中国战时利益的能力和意愿。

论文栏第三组,针对墓葬文物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程章灿利用了现代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视角,来把汉代石刻看作一种特殊的礼物。作者由此而认为,汉代石刻之生产制作、形制特色及其文本内容,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它是编织与展现汉代社会网络的重要媒介之一,并且展现了汉代社会网络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石刻在其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从石刻本身的内容来看,汉代社会网络中的礼物交换,主要围绕着家族、故吏和门生三个社会网络,并以这些社会网络为核心,向外扩展为一个更大的有效区域。再从时间的维度来看,这种礼物交换又往往不限于本人而跨越了代际,形成了汉人所讲的“奕世通好”。陈爽指出,中古时期出土墓志中一些位于首尾、志阴等特殊位置、并以特殊行款来书写的谱系记载,乃是墓主家族谱牒的摘抄或节录;而刻谱于石,以谱牒与志文互为补充,则是这一时期墓志撰写的一种特定体例。据此,作者参照多方出土墓志所节录谱牒的“志例”,对于这些谱牒的书写格式进行了尝试性复原,更希望通过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印证和补充,来对这些谱牒的形式与内容获得更为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论文栏第四组,处理了古往今来的礼仪或教化的问题。顾涛指出,“六艺”之射,其教习是起自小学而贯乎大学,举国择士都曾以之为标杆,而其中的小学教射,重在射中之技艺,其中的大学习射,则又文之以礼乐。如果按照郑玄的说法,那么此中的递进之处,在于“贵揖让之取也,而贱勇力之取”。接下来,作者通过梳理乡射礼仪中所蕴礼义,循序考察了“射以观德”的具体步骤,证明了郑玄的上述说法不虚。而准此或许又能联想到,虽则都是从生存竞争中挣脱出来,但如果对比一下古希腊所发明的竞技与狂欢,那么先儒们对于同属于丛林时代的器物,显然是进行了别具匠心的独特发挥,而开出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路径。林悟殊指出,近几年在霞浦发现了一批带有明教词章的科仪抄本,而学界倾向于将其定性为明教经典。不过,作者却依据所披露之抄本,转将其界定为清代霞浦“灵源教”法师所用之物。该教派奉夷数和佛、电光王佛、摩尼光佛为最高神,实行泛神崇拜。在文章中,作者还着重考证了该教所奉夷数和佛与基督教耶稣之渊源,并推度日藏手托十字架之佛像,便是夷数和佛之初始的形态。

评论栏中,颜铨颖指出,往昔的康有为思想研究,多以他人的理论来理解康南海,而未能做到“以康南海论康南海”,所以并未深入过他的思想世界。而此中的关窍,又在于如何理解他源自中国传统的自我总结,即所谓“以元为体,以阴阳为用”。作者认为,《周易》虽有“乾元”、“坤元”之说,其本质却应为一元两面,而并非彼此割裂的判然二元,如此方能理解即体即用、即道即器之义,也才能脚裂康有为认定了“元”同时兼含“理”与“气”。事实上,只有从体用论的立场切入,既了解其“通一”的一贯之道,再研究其“局一”的分殊之器,方能理解康有为思想的前后一致。讲坛栏中,史书美辨析了通行的“美国华裔文学”概念的漏洞,并提出了建基于语言上的“美国华语文学”概念。此一概念所指代的文学现象,虽亦以中国的各种语言写成,但作者的国籍与公民身份却是美国,而其作品的美国性也是根深蒂固的。作者以为,美国华语文学中的相当部分,乃由拥有多重人格的迁入代移民所作,它们大多致力于发掘移民的复杂经验,正因此,这类作品往往也就混杂地跨越了断裂的时空。

写到这里,为了赶着把它寄到商务去,就不再进行过多的发挥了。唯望我和我的团队所凝聚于此的心血,在这个据说是越来越“不适于学术”的环境下,至少还能为后人留下一块坚守的、虽九死而未悔的路标。

刘东

2016年7月18日补写于青岛·海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