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工作坊(八):社会科学中的饮食研究——三十年的探索

题 目:社会科学中的饮食研究——三十年的探索

讲演人:萨 班(Françoise SABBAN) 教授

主持人 刘 东 教授

评议人 郭于华 教授

时 间:2010年10月28日(周四)下午4:00–6:00

地 点:清华国学院会议室(清华园立斋二层,校图书馆北侧)

讲演者

萨班(Françoise SABBAN)教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东亚研究博士,曾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日法会馆(东京)法方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和西欧食品文化比较史、技术与人类学与历史。参与出版《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出版)、《食品与烹饪技术》(康奈尔大学-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1984–2002)、《中国研究》(法国汉学研究会会刊)、《食品和历史》(欧洲食品历史研究所刊物)等。著有《用餐时间:权力、时间和社会节奏》(与Aymard 和Grignon合著,1993)、《食品和饮食地图》(与Montanari合著)、《面食:一种普及食品的故事》(2000,与Serventi合著)、《健康身体内的健康食品——历史视角》(2007)。

讲演内容

在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布罗代尔用两章篇幅来谈饮食问题;而同为年鉴学派的费夫尔(Lucien Febvre)则开创性地研究了基本烹调技术所反映出的复杂社会。此后,历史人类学家对饮食文化的关注一直没有间断。萨班教授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受到恩师让-路易·弗兰德林(Jean-Louis Flandrin)关于法国上层社会饮食口味变迁研究的启发,对食品的文化与历史产生了兴趣。为了将中国研究和饮食文化的研究结合,萨班教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往北京和台北学习中文和中国烹饪。在讲座中,萨班教授将会介绍她对中国饮食的研究以及社会科学在饮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方法论、视角和前沿取向。同时,她也会介绍法国历史人类学界饮食研究的发展脉络。今天关于饮食与烹饪的研究,已经扩展至经济、文化、社会和符号学等范围,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紧密相连。通过对法国学派饮食历史研究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学的发展,使得“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不再是年鉴学派的专利。在世界各地,史学家们开始脱离单纯历史叙事的方法论,采用一种与更广阔的社会进程相关联的视角,进行物质文明与社会历史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