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工作坊(七):国学·符号学·解释学

题 目:国学·符号学·解释学

讲演人:李幼蒸教授

主持人:刘 东教授

时 间:5月25日(周二)下午2:30—5:00

地 点:清华国学院会议室(清华园立斋二层,校图书馆北侧)

讲演者

李幼蒸,旅美独立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首届国际哲学大会代表团成员。先后访问多国各地区学术机构,曾任1990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短期访问教授,国际一流刊物semiotica的优秀论文评委(1988-1990)。现任以下学术组织顾问:国际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会,南京师大符号学研究所,四川大学中文系和传播系符号学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比较伦理学、现代德法哲学、中西比较人文科学认识论;尤其专注于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出版有《结构与意义》、《理论符号学导论》、《历史符号学》、《历史和伦理》、《儒学解释学》等。

讲演内容

本讲演将结合个人研究经验所得,探讨“跨学科理论”即广义的解释学和符号学,及其在中国传统哲学、史学和文学的运用。哲学方面,将谈到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跨学科理论的差异,并指出跨学科理论对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尤其是它对中国伦理学思想特质的更适切解释;史学方面,将指出跨学科理论比西方历史哲学更适合于阐释中国丰富的史学史构造和功能;文学方面,将指出对于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来说,跨学科分析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相关性,而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将成为直接可用的方法论工具。总之,在新知识条件下,重新实现“文史哲不分家”的文化传统,历史解释学和文学符号学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的现代化发展,还将丰富世界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多元发展提供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