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工作坊(十六)重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语言学视角的诠释

讲演人:沈国威 教授(日本关西大学外语学部)

主持人:刘 东 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时 间: 2012年9月26日 (周三)15:00-17:00

地 点:清华大学立斋二层会议室 218

讲演者:沈国威教授,日本关西大学外语学部教授,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中日词汇比较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十年来,在进行中日词汇比较研究、汉语词汇、汉字教学研究的同时,还在“汉字文化圈近代新词的诞生:创造、交流与共享”的框架下,审视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问题,近期尤对近代民族国家的成立与国语的形成、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多有探索。

讲演内容:1917年新年伊始,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中提出了“不用典”和“讲求文法”。对于这篇新文学革命宣言式的文章及文中的各项主张,以往从新文学建立的视角多有讨论。但是,从作为新文学载体的新“国语”之形成的视角进行讨论,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胡适为什么提倡不用典?什么是“典”?20世纪以后的汉语不用典行吗?胡适要“讲求文法”的意图是什么?1917年当时何谓“文法”,应当如何讲究?讲求文法和新文学创造的关系如何?……对于上述问题,胡适本人既已语焉不详,后来的研究者也未从语言学视角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试把胡适的主张放回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历史场景中,以讨论为了在表达内容和语言形式之间建构新的和谐关系,胡适所做的努力及其言行间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