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 目:《老子》的形而上学与“自然”思想──以北大简为中心
讲演人:池田知久教授
主持人:刘 东 教授
评论人:王中江 教授
时 间: 2013年5月10日(周五)晚19:30-21:30
地 点: 新斋335教室
讲演者:池田知久先生是著名汉学家,原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中国学会理事长、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长。现任日本中国社会文化学会会长、周易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一级教授。池田知久先生主要研究领域是先秦秦汉哲学,尤其在道家、周易以及出土简帛文献方面成果卓著。中文代表作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2013年5月9日,国学研究院“国学工作坊”系列讲座邀请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池田知久先生进行了题为“《老子》的形而上学与‘自然’思想——以北大简为中心”的学术讲演。
讲演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内容。其一,在《老子》思想中,形而上的道产生万物,道与万物的关系演生出政治层面的圣人与百姓、万民的关系;其二,《老子》中,“自然”这一思想有一种构造,即道的无为导致了万物的自然的结果,相应地,圣人的无为导致了万民的自然的结果。那么,在《老子》中,自然、自化、自正、自……是对万物、万民的描述。其三,防止自然性的过度爆发,对于过度“自然”的控制。其四,北大简《老子》中,首次出现了“積正”一词,根据这一词在古代典籍中的出现时间来判定,北大简应成书于西汉晚期。
整个讲演过程中,池田先生以北大简《老子》中的相应章节为依据,在对资料的广泛占有和细致深入的研究上,结合《老子》研究的其他成果,以不乏幽默的话语,深入浅出,让大家对这三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