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示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著作《儒学美德论》获一等奖。

《儒学美德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5月
清华大学 陈来 著
陈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迄今共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已出版著作四十余部。其中多部著作获奖,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
著作简介:
《儒学美德论》共分3部分,即序、上篇、下篇。第一部分为序,介绍了本书的内容和缘起。上篇一共分为八章,主要关注公德与私德问题,是美德研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讨论,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公德一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一共分为九章,主要关注美德伦理,从孔子、孟子、战国早期一直到冯友兰、冯契,作者检视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儒学美德论》是作者有关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本书探讨了美德伦理在英语世界哲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儒家伦理联系起来加以对比。本书不仅考察了美德伦理在西方的发展历程,还致力于辨析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异同,以及美德伦理对儒家思想在当代的影响。此外,书中还研究了儒家伦理的理论本身,并指出美德伦理研究不仅仅是哲学理论,而是一种学术思想的全面、深入的探索。全书的核心关切是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证明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
《儒学美德论》不仅考察了美德伦理在西方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了美德伦理对儒家思想的影响,既有历史的视野,又有中西比较的向度。其次,书中对梁启超、李泽厚等近现代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指出了他们在美德伦理与儒家伦理交汇处的思考与讨论。总的来说,本书着力于对儒学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诠释,并结合当下中国伦理实践,推进了儒家伦理研究的当代发展。
《儒学美德论》出版后激起了学界对儒家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学的重视和讨论,先后有多篇从不同角度回应和商榷的论文出现,对本书的书评文章也不在少数。其中的代表作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肖群忠教授在《文史哲》2020/4期发表的《现代中国应并重公共道德和个体私德》一文,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方旭东在《现代儒学》2023/1期发表的《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的儒家之声——〈儒学美德论〉的政治哲学解读》一文,等等。
祝贺陈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