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2009)

研究领域: 蒙元史、亚洲史、文化史、中外关系史

刘迎胜,历史学博士,籍贯河南获嘉,1947年生于山东沂水。1981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留系任教。198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韩儒林、翁独健教授。1988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评定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南京大学授予“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称号。

1990年起,任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起任南京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2009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2003年起)、中国蒙古史研究会副理事长(2003年起)、中国海外交通史副理事长(2008年起)。

1987-1988年,1999-2002年两度受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资助,分别在哥廷根大学突厥学及中亚文化研究所(Seminar für Türkologie und Zentralasienkunde der Üniversität Göttingen)与班贝格大学伊朗学系(Lehrstuhl Iranistik der Universität Bamberg)任外籍研究员外与客籍教授,并曾先生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与以色列希伯莱大学高级研究院(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 Hebrew University)从事研究。曾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多国“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考察,并被推举为国际考察队副队长(阿曼-巴基斯坦路段)、队长(印度-斯里兰卡-印度路段);曾应邀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东方研究院、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十余所西方著名高校发表专题讲演;数十次代表中国赴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并报告研究论文,在阿拉木图、乌兰巴托、维也纳、福冈国际学术会议上被推举为大会执行主席或发表主题讲演。

专长于蒙元史、内陆亚洲史、西北史地与西北民族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海外交通史等领域研究,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通多种语言,是活跃于当代上述领域前沿的世界知名学者。

主要学术论著:1、《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2、《丝路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3、《丝路文化.草原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4、《二十五史新编.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610页。曾获得中国图书奖二等奖(1992)、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2)、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8)、三等奖(2006)、北京高等教育教学一等奖(2004)、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二等奖(2005)等多种奖项。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另有译著三种(分别译自德文与英文),主编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其中以外文(英、德、日文)在境内学术出版物外发表十九篇。

1985年获南京大学首届“科学新星奖”;1996年与1998年二次“中国图书奖”(《丝路文化》“海上卷”、“草原卷”,《二十五史新编.元史》);2007年获江苏省社科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察合台汗国史研究》)。